10月1日伊朗向以色列發動大型的彈道飛彈攻擊,為報復以色列近期暗殺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Hassan Nasrallah)及哈瑪斯領袖哈尼亞(Ismail Haniyeh)的行動。在這一場報復行動中,伊朗向以色列發射約180枚彈道飛彈,來打擊以色列國內軍事目標。根據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哈加里(Daniel Hagari)的聲明,稱以色列與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攔截了多數的飛彈;另一邊,伊朗革命衛隊則自稱9成的飛彈成功擊中其規劃的目標。至今實際造成損害的數字可能還有待觀察,不過從國際媒體、社群網站上流傳的影片可以看到以色列的防空系統,其中包括「鐵穹」(Iron Dome)、「大衛投石索」(David’s Sling)、「飛箭3型」(Arrow-3)、「飛箭2型」(Arrow-2)等由高空至低空域多層的防空系統持續地在空中攔截這些飛彈。根據今年4月攻擊後以色列國防軍公布的數據,以色列成功攔截伊朗發射的99%的飛翔物體。
本次攻擊落在以色列境內疑似為「流星3型」改良型的殘骸
(https://x.com/war_noir/status/1841260400018333764)
伊朗除了宣稱運用了新開發的國產極音速彈道飛彈「法塔赫1型」(Fattah-1)外,在社群媒體所公開的影片中,可以看見伊朗也使用了大量的「流星3型」(Shahab-3)中程彈道飛彈(Intermediate-range Ballistic Missile, IRBM)與其改良型「蓋德爾」(Ghadr,亦稱力量)及「伊瑪德」(Emad,亦稱支柱)作為攻擊主力。「流星3型」系列彈道飛彈雖為伊朗國造飛彈,但其設計上與朝鮮的「火星7號」(亦稱為蘆洞1號)彈道飛彈有緊密的關聯性。朝鮮於1980年代中期著手「火星7號」的研發,於1993年成功其第一次試射,並於隔年開始投入量產,隨後進入朝鮮軍隊服役。「火星7號」的最遠射程估計落在1,200至1,500公里間,最多可以帶1200公斤的單一彈頭。不過技術的限制,使其圓周命中公差(Circular Error Probable, CEP)可達到2公里之大,這樣的準確度使得「火星7號」僅能使用於大型軟目標,如城市、機場等,且對於加強的軍事目標也較無顯著地威脅性。據傳在1990年代初期,當朝鮮開始測試「火星7號」時,伊朗及巴基斯坦有意購買該飛彈或技術的分享,並派出代表前往朝鮮觀摩「火星7號」的試射。起初伊朗想購買150枚「火星7號」,希望透過擁有長程武器打擊以色列及沙烏地阿拉伯;但在國際社會的壓力下,迫使該合約變成一張廢紙。1997年伊朗開始進行「流星3型」引擎的測試,便有傳言指出當時伊朗可能使用了部分的「火星7號」或其零組件進行組裝。最後於2003年正式宣布其投入實戰,同樣時間點「流星3型」開始出現一些細微調整,其中包含引信、點火系統、武裝上有所改變,使其擁有更高可能性搭載核彈頭。巴基斯坦也基於「火星7號」的設計與技術研發出「高里」(Ghauri)系列彈道飛彈。
「流星3型」估計最遠射程約800至1,300公里,載彈量從760至1,200公斤;由於使用蘇聯「飛毛腿」(Scud)飛彈的慣性導航系統,使「流星3型」的CEP比「火星7號」更大達到2,500公尺,不過在伊朗導入中國的導航技術後,在後續型號的準確度有顯著地提升。在後續的改良型中,可以看到尾翼的大小被縮小,部分內部組件改使用鋁來減輕重量、在「重返大氣層載具」(Reentry Vehicle, RV)/彈頭上改變外型設計增加落下速度及空爆的選項、增加燃料空間、減少整體彈頭重量、改善導航系統為改良型最大的特徵。這些改變也使其射程變得更遠達到1,500至1,800公里,不過相對地也犧牲了不少載彈量,使其僅能搭載750至800公斤的彈頭。關於準確度,根據2008年的一份報告中,估計「力量」飛彈的CEP已經縮小至300公尺的大小,相較於「流星3型」的2,500公尺有了顯著地改良。
本次攻擊「流星3型」改良型殘骸,與4月攻擊中公開「支柱」飛彈的殘骸極為相似
(https://x.com/sam_lair/status/1841223359134384377)
4月攻擊時一枚在死海周邊被以色列攔截下來的「支柱」飛彈殘骸
(https://x.com/clashreport/status/177955355609518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