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防部於7月22日周一時間展開為期5天4夜的「漢光40號」實兵演習,項目包括了台灣本島反登陸、反空機降操演以及金門、澎湖和馬祖等外島的實彈射擊。
今年軍演首次以「無劇本、實戰化」為演練宗旨,一改過去「按表操課」的演習模式,被視為歷年來「最接近實戰」的演習。現在,就帶各位讀者淺談漢光演習的歷史、目的以及變化。
今年軍演首次以「無劇本、實戰化」為演練宗旨,一改過去「按表操課」的演習模式,被視為歷年來「最接近實戰」的演習。現在,就帶各位讀者淺談漢光演習的歷史、目的以及變化。

「漢光40號」演習本週實兵操演,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展現強大的戰鬥力和訓練成果。來源: 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2/568773
漢光演習歷史淺談
漢光演習的前身為「中美聯合軍事演習」,參與演習的軍隊為位於中華民國國軍、美國海軍艦隊與美軍顧問團成員,演習內容主要為南北軍團,以「反攻大陸」攻擊型態為主的全國「師對抗」。
然而,1979年1月年隨著台美斷交,美國轉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每年舉行的聯合軍演也隨著<<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廢除而中止。為因應此情況,中華民國國軍於同年8月首次單獨進行全國性作戰演習,代號「漢陽演習」。
然而,1979年1月年隨著台美斷交,美國轉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每年舉行的聯合軍演也隨著<<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廢除而中止。為因應此情況,中華民國國軍於同年8月首次單獨進行全國性作戰演習,代號「漢陽演習」。


漢陽演習全軍參戰規模空前,總統親自實地視導。圖中前排左一為國防部長高魁元,站立說明者為陸軍總司令郝柏村,左二總統蔣經國、左三參謀總長宋長志,後排坐者右一為總政戰部主任王昇。(中國陸軍畫刊184期,民68年12月)
然而,由於三軍內部的複雜問題,漢陽演習成效不彰,
1981年12月,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郝柏村上將接替中華民國海軍出身的宋長志上將就任參謀總長後,開始擴大漢陽演習內容,並將形態從攻擊調整為防衛。經過3年的調整和部署後,1984年新型態的中華民國軍事演習上陣,其代號則從「漢陽演習」更名為「漢光演習」。「漢光」本意為「大漢光復」,而內容則從原本的「攻擊師對抗」性質改為「全國性實兵防衛作戰演習」。
至此,首次漢光演習於1984年6月23日於澎湖舉行,演習天數從數天至數周不等;至於演習區域,則是在數個軍團戰區按年度輪流進行。
1981年12月,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郝柏村上將接替中華民國海軍出身的宋長志上將就任參謀總長後,開始擴大漢陽演習內容,並將形態從攻擊調整為防衛。經過3年的調整和部署後,1984年新型態的中華民國軍事演習上陣,其代號則從「漢陽演習」更名為「漢光演習」。「漢光」本意為「大漢光復」,而內容則從原本的「攻擊師對抗」性質改為「全國性實兵防衛作戰演習」。
至此,首次漢光演習於1984年6月23日於澎湖舉行,演習天數從數天至數周不等;至於演習區域,則是在數個軍團戰區按年度輪流進行。
和萬安和民安演習差別在哪?
說道漢光演習,一定有人會聯想到萬安演習,那麼漢光演習又和萬安演習有什麼區別呢?其實,每年國軍施行的「聯」字輩操演(如聯翔、聯電、聯信、聯雲、聯興、聯雲),還有萬安演習都屬於漢光演習的一部分。
更精確來說,漢光演習是以「軍事單位」為主體的例行性軍事演習;而萬安演習則是以「平民」為主體的例行性民防和防災演習。兩者通常同步進行,其宗旨都是模擬與驗證在中華人民解放軍侵略時,軍民聯合動員的防衛能力。
更精確來說,漢光演習是以「軍事單位」為主體的例行性軍事演習;而萬安演習則是以「平民」為主體的例行性民防和防災演習。兩者通常同步進行,其宗旨都是模擬與驗證在中華人民解放軍侵略時,軍民聯合動員的防衛能力。

去年萬安演習畫面,花蓮市區人車疏散、道路清空。來源: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372741
另外,民安演習則是包含戰爭時,如何防衛動員應變,與各地可能會出現的天災或大型災害,像是水災、震災,或是空難、氣爆等,演練救助及狀況反應能力。過往縣市政府的實際演練著重天災,戰災的部份以辦公室內的推演為主。

國軍漢光39號,陸軍AH-64E「阿帕契」攻擊直升機模擬對登陸敵軍進行攻擊。資料來源: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373433
2024年 漢光40號

漢光40號演習,戰傷救護演習畫面。資料來源:青年日報
歷年漢光演習的主要項目
每年漢光演習的宗旨便是「模擬中國人民解放軍侵台」的兵棋推演,每年模擬的狀況會因應舉辦地點而有所不同,或是利用電腦輔助推演不同的共軍侵台情形。以下是幾個例子:
- 2006年漢光22號:以共軍為假想敵的漢光二十二號演習於宜蘭舉行。此次演習的特點是首次模擬共軍成功登陸蘭陽平原與宜蘭市區,並與駐守宜蘭的國軍後備步兵旅展開城鄉防禦戰鬥。
- 2007年漢光23號:聯合作戰指揮中心、聯合作戰演訓中心及各戰略執行單位戰術指揮所舉行電腦兵棋推演。
- 2010年漢光26號:攻擊軍模擬中國人民解放軍在2011年對台灣發動猝然攻擊,防衛軍模擬國軍部隊立即展開台澎防衛作戰。
- 2013年漢光29號:實兵演練(4月15~19日)模擬解放軍對台灣作戰,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首度以三軍統帥身分主持國軍年度最大規模演習,防衛軍採「實兵、局部實彈」方式,實施連續五天、晝夜二十四小時的攻防演練。
- 2016年漢光32號:國防部規劃中華民國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包括海軍艦隊海上海強操演實兵對抗,空軍聯隊戰機空中天龍操演實兵對抗,及陸軍聯兵旅長青操演實兵對抗等項目,由時任台灣總統的蔡英文前總統親自校閱。
- 2023年漢光39號:國軍年度漢光39號演習於北部實施中樞、國土保衛戰,實施兵推、實兵科目,擬於敵軍可能在北部登陸海岸實施防衛攻防,由兩棲部隊北上擔任攻擊軍實施兩棲登陸。海軍依國防部「處處皆戰場、時時做訓練」的指導,貫徹戰訓本務與戰備整備工作,以建構可恃戰力,捍衛海疆安全。

國軍漢光39號,陸軍AH-64E「阿帕契」攻擊直升機模擬對登陸敵軍進行攻擊。資料來源: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373433
2024年 漢光40號
今年漢光40號實兵演習仍以「戰力保存」、「整體防空」、「聯合截擊與反封鎖作戰能力」、「聯合國土防衛作戰韌性」、「全社會防衛體系」等為主軸,演習天數實為「5+2」天,這2天主要是演習前針對中國「灰色地帶」襲擾手段進行操練。

漢光40號演習,戰傷救護演習畫面。資料來源:青年日報
另外,有別於先前台灣本島採「部分實彈」演練,漢光40號今年的實彈一律不打實彈,轉而更加強調「實時」和「同時」訓練。先前的實彈演練更像是「火力展示」,也可以說是「打給國民看」;因此主要考量是「安全」以及「不擾民」為主旨。
「實時」訓練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夜戰」,模擬官兵不分晝夜下達連續想定與模擬狀況,讓軍隊訓練更趨於「實戰」。「同時」訓練,則安排七個重要縣市,包括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花蓮和台東,同時模擬敵方戰機、無人機和直升機突入的情境,驗證陸軍部隊因應高強度敵襲實的戰力極限。
其他演練內容包含了澎湖與馬祖實彈射擊、台灣各地的萬安演習、民力檢整與國軍整補等等。
然而目前由於凱米颱風的嚴重災情,國防部已宣布於25號中午12點結束漢光40號演習實兵演練,各級部隊立即轉換任務,協助地方政府執行災害防救工作,後續實兵演練改為以沙盤和兵棋推演為主。
「實時」訓練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夜戰」,模擬官兵不分晝夜下達連續想定與模擬狀況,讓軍隊訓練更趨於「實戰」。「同時」訓練,則安排七個重要縣市,包括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花蓮和台東,同時模擬敵方戰機、無人機和直升機突入的情境,驗證陸軍部隊因應高強度敵襲實的戰力極限。
其他演練內容包含了澎湖與馬祖實彈射擊、台灣各地的萬安演習、民力檢整與國軍整補等等。
然而目前由於凱米颱風的嚴重災情,國防部已宣布於25號中午12點結束漢光40號演習實兵演練,各級部隊立即轉換任務,協助地方政府執行災害防救工作,後續實兵演練改為以沙盤和兵棋推演為主。

因應凱米颱風,於25號中午12時結束漢光40號。各級部隊轉換任務。資料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8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