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偉林
2021-09-29
位於中越兩國邊境的北越沙垻(Sapa)市鎮。(Jameson Wu Flickr CC BY NC 2.0)
越南疫情雖然仍相當嚴峻,但在今年的8月與9月,一波又一波的外交訪團抵達河內,包括來自美國、日本與中國的高階官員。大國動作頻頻,明顯已把這個東南亞小國視為國際關係戰略上的重要夥伴。8月底越南國家主席阮春福接待美國副總統賀錦麗訪問之前,越南國會主席王廷惠與中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於6月中進行電話會談。越南人民公安電子報對這一次電談的報導標題為:「促進越南與中國關係更深化」,報導內容表示越南與中國將促進並深化兩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加強雙邊高層之間的交流。此外,越南國會與中國人大落實合作協定,加強兩國人民特別是青年一代的友好交流,並廣泛宣傳兩黨兩國的友誼。
9月初,賀錦麗前腳剛走,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即於10日抵達河內,展開三天的訪問行程。越南人民軍隊電子報的報導標題為:「鞏固越南與中國友誼關係和政治的互信」。該報導提到此次會談中,越南總理范明政表示越南與中國的傳統友誼是兩黨、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寶貴財富。越南高度重視與中國的發展關係,並將此視為首要的對外政策。越南高層在這兩次會談裡都表示出高度重視與中國的友誼關係,並希望這段友好關係不僅停留在兩國黨中央領導層裡,而是擴大到兩國人民層級都能有緊密的合作與相互的信任。
但在另一端,越南社會普遍存在著民眾對中國的不信任感。越南經濟之都胡志明市在今年4月底時疫情開始大爆發,從起初每天破百確診病例快速上升至每天破千人感染,從4月27日至9月22日的期間,確診病例已累計到353,655例。疫苗成為結束這場疫情唯一的解方,故政府想方設法通過各種外交手腕來獲得疫苗援助與購買疫苗。在疫情的籠罩下,越南人對於施打疫苗的意願非常高,以及信任疫苗的有效性,但多數排斥接種中國疫苗。
胡志明市在7月時公佈購買了500萬劑國藥(Sinopharm)的Vero Cell疫苗,準備為胡志明市民眾施打,但消息一出即受到很大的反對聲量。網路上出現罷打中國疫苗的聲音,很多關於打中國疫苗無效或導致生命危險的言論也被廣傳,質疑胡志明市政府不顧及人民的安全,並要求政府不進口中國疫苗。這一波反對聲浪迫使越南衛生福利部介入,要求胡志明市政府解釋進口中國疫苗一事。胡志明市給出的答案,為本批500萬劑國藥疫苗是由越南本土企業Van Thinh Phat 集團(VTP Group)捐贈給市政府,讓胡志明市人民使用,而不是用市府的預算去購買。最後,因為疫情越來越嚴重和取得歐美疫苗不易的情況下,市府還是使用了這批疫苗,並表示民眾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接種。
另一件在網路上討論得沸沸揚揚,並激起越南民眾民族主義情緒的事件,為2022年世界盃外圍賽的亞洲區第三圈賽事。越南是一個非常重視足球賽事的國家,越南人視國家隊踢贏足球賽為展現民族的力量與自尊。在今年的10月7日,越南國家隊將與中國國家隊對決,經觀察,目前越南網路上有關這場足球賽的討論具有一致性的看法,就是「輸給那一隊都可以,就是不能輸給中國」。這些言論隱約代表了部分越南人對中國大陸的情緒,與中國的每一場「對決」都攸關民族尊嚴。
從上述越南官方與越南民間的不同表態,能看出越南與強悍鄰居的關係是如此複雜,這種既合作又衝突的關係不是最近才發生,而是維持了數千年之久。在越南四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越南曾被中國統治長達千年,兩國亦發生多場戰役,根據越南著名史學家潘輝黎(Phan Huy Le)在 “Tính thống nhất trong đa dạng của lịch sử Việt Nam”(編譯:《越南歷史多樣性中的統一性》)中記載,在19世紀以前,越南被中國侵略多達十次。
越中皇朝之千年博弈
從秦漢時期,中國就已經認識到越南這塊土地的重要性,對越南虎視眈眈。克里斯多佛‧高夏(Christopher Goscha)在《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裡講述,漢朝君王除了對越南的肥沃土地和農產品感興趣之外,還了解到越南這個貿易窗口能幫助中國通往東南亞、印度、中東,甚至地中海地區。因此,佔領越南是勢在必行的事情。當時漢朝雖然扮演著統治者的角色,但因為要管轄一個語言與文化完全有別於漢朝,而且又在遙遠南方的國家,漢朝要緊密地跟越南當時的地方精英合作,並培養出一批「中越精英」來管轄當地領土。這批中越精英本來也只是越南當時部落的首領等,但透過與漢朝的合作,讓自己管轄區域的文明進步,並把漢朝的農業技術、法律制度、官僚體系、儒家文化等帶進越南社會,讓越南慢慢強大起來,而最後有能力反抗中國。在這過程中,越南與中國的競合關係已經形成,並維持了一段很長的時間。
韓國首爾大學亞洲歷史學系的Insun Yu教授在 “Lịch sử quan hệ Việt Nam, Trung Quốc thế kỷ XIX: Thể chế, triều cống – Thực và hư”(編譯:《越南與中國在19世紀關係的歷史:體制、朝貢——實際與虛構》)裡表示,越南社會深受儒家與漢文化影響,以越南最後一個皇朝阮朝為例,皇帝登位之前必需獲得清朝皇帝的冊封,這是為了證明自己登上皇位的合法性與正當性。除此之外,阮朝還需要定時指派使者進貢給清朝皇帝。但這並不表示當時阮朝把自己當作是中國的附屬國,對阮朝而言,這是出自禮儀之交,以及避免兩國動干戈。阮朝皇帝在對外(指對清朝朝廷)會使用「朝貢」這個詞語,但在對內會宣稱這是「邦交」禮儀。阮朝皇帝也非常重視兩國的對等地位,在1840年,阮朝使節在出使回來後表示在進貢當天,自己被排在高麗國(朝鮮)、南掌(寮國)、暹羅(泰國)和琉球後面。當時阮朝皇帝聽了非常生氣並表示,高麗國是文明之國,要排在高麗國後面是無可厚非,但要排在其餘三國之後卻是有辱國體,並跟使者說,如果下次有同樣情況發生,請立刻離開,就算被懲罰也不怕。
越南身為小國,只能採用半妥協的外交方式來安撫大國,但仍不失去自己獨立自主的國土精神。在越南與中國最後一代皇朝都被滅亡並結束封建時代之後,兩國的競合關係並沒有消失,反而變得越來越明顯。
兩國近代之合作與戰爭
到了近代印度支那戰爭時期,中國跟越南的合作變得更為密切與深入。在1949年之前,即使國共內戰仍進行中,但中國共產黨已經開始大規模地援助由胡志明領導的越南共產黨。根據法國歷史學者Michel Bodin針對自己的論文 “MicL’aide de la Chine au Viet Minh (1947-1954) : un aspect des relations franco-chinoises”(編譯:《中國協助越南獨立同盟會1947-1954:法國與中國關係的另一個角度》) 受訪時表示,法國在1945年重回中南半島時,毛澤東已在那時期開始援助越南獨立同盟會,即越南共產黨的前身,幫助胡志明組織現代化的軍隊,並派遣顧問到北越進行在地的培訓工作。美國到1950年才意識到亞洲的共產勢力已經壯大並加快投入軍事援助。但那時北越有四分之三的武器已經由中國援助,中國也幫助北越建設道路、火車站等等。當時中國對北越有如此積極的援助是為了兩個目的,第一是想把自己在國際共產聯盟上塑造成不可或缺的角色;第二是想要箝制越南這個南方的國家,不讓越南變強大,而對越南援助就能做到這一點,除了能控制越南的軍事實力以外,還能掌控局內的變化。
中國對越南有企圖的箝制在冷戰時期最為凸顯,越南外交學院學者Vu Duong Huan在分析1979年的中越戰爭時表示,60年代時期,南北越還處於內戰中,中國當時非常不願意見到越南統一的場面,這是為了防止越南變強大而可能把影響力擴張到柬埔寨與寮國,因此一直反對北越與美國進行雙方談判,也防止北越靠攏蘇聯。但最後,北越還是選擇了與美國談判來達到美軍撤出南越的協議,並完全靠攏蘇聯,與中國關係漸行漸遠,這也是在1979年2月鄧小平派軍攻打越南的原因之一。該戰役成為越南與中國在封建皇朝結束後,近代歷史裡第一場越南與中國的大規模戰爭。
統一的越南與中共建交後之關係發展
在經過1979年中越戰爭後,兩國關係陷入谷底,直到1991年兩國才正式建交,並進入發展階段。現為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Le Hong Hiep 在《建交後越南對中國的避險戰略》一文中,提出越南所使用的四個與強國鄰居打交道的策略。第一為經濟實用主義,透過中國與越南的經貿往來與合作來促進國內的經濟發展。第二為直接參與,越南與中國的溝通管道分別為政府對政府、黨對黨、人民對人民,在頻繁和緊密的互動下減少雙方的誤會與衝突,並讓越南能與中國達成平等的協議。第三為硬平衡,越南與中國的軍事實力懸殊,但越南近年來不斷追求軍事現代化,從盟國中購買高端的武器,光在2005年至2014年期間,越南的國防預算就提升近400%。第四為軟平衡,越南積極與多個大國深化雙邊關係,並簽訂多項協議,執行多樣化與多邊化的外交關係來達到與中國的軟平衡。
越南政府長期以來使用上述的四項策略來應對中國,但近幾年,越南與中國的關係因為南海爭議而出現新的博弈局勢。2014年中國的「海洋石油981」事件引發了越南人民的反中情緒,並連續幾年爆發不同的反中示威。一直以來,越南政府都很低調處理與中國之間的衝突,並希望兩國的衝突交由黨中央去處理。但在南海爭端越演越烈的情況下,越南人民開始意識到中國對越南國土的威脅,並以不同的方式來抗議。2020年美國大選時,在美國的越南人是少數傾向支持川普的亞裔族群,主因之一是越裔美國人認為川普能夠強硬地對抗中國。
越南與中國的關係是一場長期的競合遊戲,吸取歷史經驗,越南人應有足夠的能力與策略來對衡中國。但從歷史長河的觀察,中國每逢變革必定會引發與越南的戰爭,目前美中關係的惡化尚未看到解方,習近平在中國國內也進行一連串的改革,對外也追求影響力擴張,為求實現中國夢。在此環境下,中國與越南的關係是否會趨向更衝突化,抑或是如兩國官員所說將深化合作強化友誼,值得東南亞地緣政治觀察者留意。
(本專欄文章作者意見不代表論壇立場)
本文為台北論壇與南洋誌「前進東南亞」系列專欄第12期
關於作者
曾偉林出生於越南胡志明市,目前為「ASEAN Plus南洋誌」作者,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