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起
台北論壇董事長
聯合報2019年08月11日 A12版
明年一月的總統大選是台灣的第七次。它與過去六次有個重大的本質差異:它不是選「政府」,而是選「這個國家」還是「那個國家」。它是蔡英文博士自二十年前推出「兩國論」受挫以後,依據既定的路線圖,由小步而大步,由暗而明,最終實現台獨理想的總收成。如果她連任成功,台灣就將變成一個以新的「一黨專政」為基礎的「新國家」。正因如此,角逐各方都有輸不起的強大壓力,而觀戰的華府與北京也難掩它們內心的焦慮。
在兩強中,北京的思考對台灣最切身相關、最值得關注。北京現在內部定於一尊,對台可運用的工具很多,又有足夠的準備時間。倘若我們仍用舊思維看待這次大選,彷彿一切仍將「馬照跑、舞照跳」,屆時恐將措手不及。
北京可能如何評估二0二0大選?第一,美國是否及如何干預是關鍵。過去例子非常多。最近香港出版「最後的秘密」一書,集結「六四」天安門事件當時的內部高層文件,揭露中共決定採用硬手段來處理的背後思維。關鍵正是「內外敵對勢力的勾結」。一九九六年中共文攻武嚇我大選,也是不滿美台連結。蔡總統就任半年內,北京並未立即關上溝通大門。直到「川蔡通話」,兩岸關係才轉成僵局。去年美國通過「台灣旅行法」後,「僵局」又再惡化成包括機艦繞台的「對抗」。每一個轉折都是美國因素撞出來的。
所以如果蔡勝選,北京首先要做的研判是,到底主因是單純的台灣內部因素(如國民黨分裂),還是美國因素。如是後者,而北京仍吞下後果,那就輸了台灣,還輸了美中關係。
第二,北京會評估新情勢是否不可逆轉。由於蔡政府這三年對內推動「漸進台獨」與「一黨專政」,外部貫徹「親美反中」,如果蔡連任並續掌立法院,很可能把大選詮釋為「統獨公投」,並結合國際社會要求中共接受「新常態」。此時原本對台灣「政府」已經不抱希望的北京,可能因為台灣「人民」也選擇背離而感到絕望。若然,兩岸關係必將急轉直下。
第三,蔡如勝選對大陸內部政局的衝擊。台灣在美國只是政策菁英的議題,但在大陸卻是全民的話題。這幾年許多大陸民眾覺得對台真心卻換來絕情而深感受傷,如再在傷口撒上「絕望」的海鹽,澎湃壓力必將湧向決策的黨政高層。而曾在閩浙滬工作了二十二年的習近平必然首當其衝,連帶衝擊他未來的政治布局。如到這步田地,維持台海現狀重要,還是自保重要?
第四是實力考量。大陸面對台灣幾十年,顧忌的從來不是所謂的「小個子」,而是背後站的「大個子」。現在美中力量對比已經全面改觀。美國在東亞影響力消退的態勢日益明顯。最近美國無心也無力斡旋日韓盟邦的糾紛;中俄戰機公然聯袂挑戰日韓的傳統空域;北韓多次試射飛彈,而川普完全視若無睹。更糟的是,美國軍力正處於尷尬的轉型期。美國航母長期執行「反恐」任務,卻疏於演練如何應付像中共這樣的「同級對手」。尤其因為鞭長莫及,美國政軍界現已普遍擔心航母還沒趕到台灣海域,新的「既成事實」已經出現,美國難以翻轉。對此瞭然於胸的北京,決策時的顧忌當然比以往少很多。
第五是成本。它直接與決策文化及政策工具的選擇有關。過去在處理中俄、中美、中越矛盾時,北京已多次展現它對成本的輕視。或許大陸以前「一窮二白」,而現在家大業大,成本考量變得較重。但一則台灣價值太高,二則習近平等人都經過文革大風大浪的洗禮,所以他們的成本考量極可能仍然遠低於美國,尤其低於一輩子吃香喝辣、以擅長交易而自傲的川普總統。預計將來北京的成本考量不是「做不做」,而是用什麼工具「做什麼」,好把對台、自身、與國際成本降到最低。
目前看來,如果蔡勝選,上述五點都會成立。台灣屆時只有承受北京選擇的政策工具,或者像當年香港殖民地那樣接受美中交易的後果。除非---蔡勝選的前提根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