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起

台北論壇董事長
聯合報2017年7月9日 A12版


北韓不是台灣很多人會關心的議題。它的軍事面確實沒有直接的衝擊,但政治面卻與台灣一直有著非常微妙且重大的關聯。

二0一一年底金正日過世,由名不見經傳的幼子金正恩繼任。當時中華民國的總統選舉正進入熾熱尾聲,沒有人特別關心這個「國際新聞」,完全不知道看似遠在天邊的北韓氣旋其實已經掃到台灣的大選。氣旋的途徑是:韓半島因為北韓的領導傳承而陷入高度的不確定性,而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當時的大陸政策又晦暗不明。美國與中共既然不希望台韓兩大東亞熱點同時陷入混沌,所以當然都樂見已經證明能夠維持台海安定的馬總統連任。

這個月四日的北韓洲際飛彈標誌著韓半島局勢又來到新的節點。它與台灣的關聯仍然是政治的,不是軍事的。但影響卻比六年前更深遠。原因是:台灣已從非熱點,變成新熱點;而台灣對北京而言還是比北韓更重要的熱點,所以台灣一定會被放進美中任何關於北韓問題的討論。

尤其這次美中折衝極可能不限於過去常見的制裁、談判、軍演等戰術層面的作為或不作為,而可能牽涉更大更長遠的關於韓半島以及台灣未來的安排。

圈內人都知道,洲際飛彈比核武試爆更是美國的痛點。北韓一旦有了可以打到美國本土的洲際飛彈,就出現所謂的game-changer,迫使美國重新思考整體相關政策。

美國一直是主導對北韓政策最重要的國家。幾十年來它的大政方針一直是用高壓圍堵來迫使兩韓統一。北韓的靠山長期是蘇聯,不是中共。蘇聯垮台後,北韓撐過好幾年的經濟困難甚至饑荒才慢慢轉向中共。美國在柯林頓總統時期曾試圖用經濟援助換取核武項目的凍結。他下台前甚至派遣國務卿歐布萊特赴平壤訪問。

小布希總統上台後立即翻轉柯林頓的懷柔政策,直呼北韓為「邪惡軸心」,力圖推翻北韓政權。北韓自然加快核武及飛彈計畫,並在二00六年第一次試爆核武。北京雖邀集「六方會談」以化解危機,但成效有限。歐巴馬總統上任後,美國與南韓仍然樂觀地期待北韓會在外部壓力及內部不滿下崩潰。李明博總統甚至表示要開徵一、三兆美元的「統一稅」,以免重蹈當年西德應付兩德突然統一時的財務困境。

在如此強大的外部壓力下,北韓發展核武與飛彈的動機實不乏自保成分。只是這個動機完全被北韓長期的惡行惡狀所掩蓋。北韓言行越惡劣,美國就越想去之而後快。而美國越高壓,北韓就越想發展核武及飛彈以自保。

今天的新節點是:施壓的美國自己也親嘗到壓力。短期內它能做什麼?憤怒的強國常常最先想到動武,用「斬首」方式解決北韓領導或核武飛彈。但這會導致南韓首爾的毀滅,因此只能說不能做。雙邊或多邊對話?已試過多次,行不通。提出各種誘因?試過多次,也不通,在當前飛彈壓力下更不宜。從內部推翻北韓政權?談何容易。恢復什麼事都不做的所謂「戰略耐心」?美國輿情不會允許。最後還真的只剩下經濟及外交制裁一條路,而這條路只通到北京。

更重要的,美國長期該做什麼?在切身壓力下,過去聽不進的話可能突然會觸動新的感覺。該不該把南北韓統一的目標改成接受南北分治,給北韓一點安全感,以徹底消除它的軍備動機?該不該接受中共建議的「雙暫停」,即美韓暫停軍演以交換北韓暫停核試與試射?或中共的「雙軌並進」,即半島無核化與和平機制同步進行?要大國轉這個大彎,相當不容易。但美國越感到痛楚及威脅,就越可能開始轉念。

不論長短期作為,都有台灣的角色,因為從美中當前力量對比及習近平未來布局來看,美中不可能只就北韓談北韓,極可能是把整個東亞納入折衝的範圍。台灣越挑戰「一個中國」,就越會把自己送上美中博弈的大棋盤。美國國務卿提勒森上個月在眾院作證時坦承正與大陸討論兩強未來五十年的關係。他說,「台灣顯然是其中的一部分」。

台灣現在應該自問的是:我們為什麼要把自己變成一個熱點,淪為美中刀俎下的魚肉?蔡政府有何良策以確保台灣最大利益?

這一次北韓問題真的不是又一個「國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