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起
台北論壇董事長
聯合報2018年10月8日 A13版
聯合報2018年10月8日 A13版
美國出兵援台的決策必然涉及兩個層次。一是政治決策,二是軍事專業的判斷。政治決策前必然會聽取軍事判斷。決策後又由軍事部門來執行。
一九九六年美國派出兩個航母戰鬥群來台灣外海時,政治上正處於前文所說「結構自信」、「制度自信」、「軍事自信」的最高點;軍事上美國航母可以自由進出全世界任何角落。所以華府決策時,心中毫無罣礙。
但明後年的政軍情勢完全不一樣。軍事上美軍有三個重大疑慮。第一,美中在台海的軍力對比已向中共傾斜。美國權威國防智庫蘭德公司三年前就建議航母不要在戰時進入離岸一千浬(保守估計)的西太平洋。去年十二月它的最新研究更首次直陳,「美軍可能在下次戰爭中敗給中共…我國必須加油」。
或許正因如此,已連續調查美國民眾對外交態度四十多年的芝加哥全球事務協會,在五天前公布的最新報告中指出,美國民眾最不樂見的兩大戰爭就是必須對上中共的台海及釣魚台。
第二,中國大陸與台灣近在咫尺,而美國卻遠在天邊。這表示,一,大陸可以結合陸基及海空軍力一起「圍點打援」,而美國卻只能依靠孤懸海上的航母與脆弱到在「開戰初期就可能被癱瘓幾週」的海外基地。
二,美國駐太平洋的航母主力放在加州的聖地牙哥。有鑒於北京動手必定採取突襲方式,措手不及的美國只能調集一小部分的航母,而它們必須先備妥人馬糧草彈藥,並長途跋涉幾天甚至兩星期才能趕到台灣外海。屆時以逸待勞且戰鬥意志較高的解放軍自然擁有較大勝算。這就是為什麼中共對台作戰一直強調「快打速決」或「首戰即決戰」,目的就是要快速造成新的既成事實,讓美國難以翻轉。
第三,美軍在高科技化及實施募兵以後,對兵員傷亡特別重視。相對於越戰近六萬的死亡人數,阿伊兩戰迄今總共陣亡六千多人,還不到全美一年死於車禍人數的兩成。前總統歐巴馬針對敘利亞化學武器鄭重畫下「紅線」,後來該國使用化武,他卻不予制裁。川普總統嘲笑歐巴馬自食其言,但也只對敘利亞發射飛彈,不派地面部隊。顯見兩人都非常顧慮美軍傷亡。
筆者曾單刀直入問一位退休航母艦長,美國會不會再來救台灣。他答覆,「你知道嗎?一艘航母被擊沉,死亡人數等於一個珍珠港加上一個九一一」。這正是用慘重的美軍傷亡來暗示對援台的高度疑慮。何況很多美國友人認為台灣自己都不肯熱血保台,美國何必犧牲自己的子弟兵?
面對這麼高的軍事風險,華府的政治決策一定痛苦、漫長並反覆。本文篇幅有限不易詳述,可以確定的是,一端會有人主張傳統的馳援選項;一端也會有人(如中情局主管情勢研判的某前副局長)警告美國不要掉落當年日俄戰爭時帝俄艦隊在對馬海峽遭殲的下場。一邊有人強調台灣對美國的價值;一邊有人根本不在意台灣,如川普自二00九年至今發過三萬五千多條推特,只有四條提到台灣,遠不如菲律賓的十七次或越南的廿五次。
如果把上述美國必須面對的風險,放進前文所述的美國基本心態(自信受挫、固本培元、利己而不利他)中考量,我們對「美國會不會來救」的答案,還能一廂情願嗎?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