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起

台北論壇董事長
聯合報2014年12月7日 A14版


兩年多前筆者曾在「台北論壇」網站撰寫「台灣民主的反思」的七千字長文,並在「名人堂」專欄刊出其摘要。文中我逐一檢討總統、立法院、政務官、事務官、政黨、及媒體等六大公權力。結論之一是如果這些公權力不脫胎換骨,任何人當總統都會是「籠裡的松鼠」,跑了半天,仍在原地。幾天後馬總統宴請所有的總統府資政。他進場握到我的手時笑著說,「今早我看鏡子,好像看到了一隻松鼠!」

兩年後的今天,馬總統果真像那隻累得半死卻討人嫌的松鼠。但我們如果冷靜想想,松鼠的責任當然無可逃避,但籠子就沒有責任嗎?如果其餘五大公權力仍不改善,誰有信心下一任總統不是松鼠?如果下任總統不像馬總統一樣處理好兩岸關係及國際關係,這個籠子極可能變得更小更緊,而松鼠還可能摔一大跤。 

即使只談國內情勢,我們可以想像:如果下次總統大選真的政黨輪替,重新在野的國民黨全力模仿過去幾年民進黨的「逢O必反」,時時反對,事事杯葛;如果立法院依舊立法怠惰,以鬥爭為本業,放任議事長期空轉,並任由極少數人把持大部分的立法工作;如果媒體仍像現在這樣「極端化、民粹化、弱智化」(王健壯語),每天在螢幕及平面上提供最少的資訊,並用最尖酸刻薄的語言製造最大的仇恨,凌遲原本善良溫和的台灣社會;如果社會賢能人士仍然多數不願意面對政務官的高門檻而服務公職;如果事務官仍然以「管理」及「防弊」,而不是以「為民興利」為職責,放著多少陳年陋規(甚至是戒嚴時期的)不思修改。

倘若這些「如果」兩年後都存在,相信下任總統的困境一定會超過現在的馬總統,因為再經過一年半的權力廝殺,台灣的社會將更分裂,經濟將更疲軟,國際形象將更毀壞,人民對政治人物將更不信任。到時候即使國家安危暫不出事,台灣民主的信譽恐怕已經折損大半。

所以今天的病灶既是馬總統的領導力,更是台灣的民主本身。這不是說民主制度不好,而是當年民主在長期戒嚴的台灣驟然實施,權力很快由集中轉成分散。這就使有意政途的眾多菁英像是「大風吹」遊戲的玩家一樣,心中永遠在想著下一場選舉,眼睛永遠在看著下一個位子。二十多年來,他們忙著粉墨登場、上台下台,忘了他們投身政壇應要為國家社會謀求最大的福祉;忘了沒有天然資源,只能依靠人力資源的台灣,完全經不起這樣的惡鬥及撕裂。他們自私的爭權奪利不僅扭曲了民主的理想,而且嚴重分裂了台灣的社會、重創了台灣的整體競爭力,並幾度傷害了國家安全。

這次的九合一選舉事實上帶來一個新的契機。迄今我們欣慰地看到一個似乎「勝不驕」的民進黨以及「敗不餒」的國民黨。但我們更希望大贏的民進黨今後不再為反對而反對,而要有承擔責任的準備。大輸的國民黨既然扛不起全部責任,就該釋出部份的責任。我們還希望國民兩黨盡快放棄過去的惡意對抗,轉而學習大和解。

具體的說,筆者以為,馬總統應該留任總統,繼續主掌國安大計,畢竟這是他最亮麗的政績,也是華府、北京一再肯定台灣的主因。馬的存在因此可以安定台灣的外部大環境。但同時馬總統也應該以總統的高度呼籲並推動朝野和解與對話,尤其是針對前述五大公權力尋求兩黨及各界都能接受的改革方案。他如能利用此一契機走出這一步,對他個人、對兩大黨、對台灣都是好事。

在政策部分,為了避免牆內牆外永不止息的對抗,朝野可試在新內閣中協調出某種程度的聯合形式,在院部級邀請不同黨派的人擔任政務主管。這個做法在陳前總統初期已有先例。在總統制的美國也偶而出現,譬如歐巴馬就曾敦請兩位共和黨人先後擔任國防部長,小布希也曾留任民主黨的中情局局長。雖然大部分新閣人事現已暫定,將來仍可即談即行聯合內閣,不需要驚動到修憲。兩黨的政務官將來可以拿出各自應興應革的最佳方案在牆內相互折衝,並爭取民眾支持。

能夠這樣,下一位總統才不會又是隻松鼠。台灣的民主招牌才會再度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