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元

台北論壇董事、怡和創投集團董事長
聯合報 2020-09-18


台灣大學今年可謂雙喜臨門,不但在英國國際高教評比公司QS的世界大學排名上升到史上最高的第六十六名,在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排名,也首次擠入世界百大,排名第九十七名。在台大九十二年校慶此年獲此殊榮,讓身為台大校友的我與有榮焉。期許母校在二○二八創校百年時,能進入前五十名。

高教是國家培育人才的搖籃,而台灣高等教育環境,因受廣設大學政策影響,品質無法提升。更因為一些不符實際的法規限制,及追求齊頭式公平的原則,讓大學在招收學生、聘用師資、調整學費、規畫課程等等上面無法保有自主及彈性,讓有心增加競爭力的大學處處受限,心有餘而力不足。最近教育部制訂大學教師資格審定草案,為此台大、師大及台科大三所大學校長特地呼籲,希望政府能少一些干預。因為大學自治乃是大學最珍貴的核心價值,政府應尊重大學的專業判斷,讓大學能全力衝刺,提升國際競爭力。

前段頂尖大學面臨的是國際競爭力不足的危機,而後段班大學遭遇的,卻是生存挑戰以及接踵而來的退場問題。過去的教育政策輕忽少子化帶來的衝擊,反而廣設大學,僧少粥多的結果,如今負面效應已現。境內學生日漸減少,預估二○二五年大學生入學人數將不足十萬,屆時可能會有一半以上私大面臨關門的困境。本地學生不足,「境外生源」就非常重要。其中又以陸生為主要來源。但政府對陸生卻不甚友善,設有諸多限制。兩岸急凍後,陸生大幅減少,而新南向國家因語言關係,來台學生也不多。對於這些因生源不足而經營困難的學校,政府尚未有明確的退場機制,將來勢必又會引起一場混亂,後患無窮。

經費預算不足,也是高教所面臨的危機,即使是台灣大學,二○一九年預算僅為二○五點八六億元,尚不足北京清華大學二九七點二一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一三六四億元)的六分之一。這是目前各校面對的困境,沒有足夠資源培養人才、無法吸引頂尖師資來台任教,教學和研究工作難以順利進行。人才是國家發展的根本,所謂得人才者得天下,就是這個道理。要提升台灣未來競爭力,就要加強投資高等教育,這才是投資台灣的未來。

教育肩負著培育人才的重責,影響個人的未來、社會的安定以及國家的興衰。但是教育的成果不像產業投資那樣可立竿見影,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旦政策錯誤,將牽連數代子孫,危及國家長期發展。過去教育政策缺乏長遠規畫,只是短線操作,又往往朝夕令改,越改越複雜,才會造成現今的問題。盼望政府能跳脫意識形態束縛,用宏觀角度思考百年大計。對於高教包山包海限制也應鬆綁,大學的自由度越高,才能有越豐沛的動能,追求學術卓越,發展個別特色,培育社會所需要多元人才,這才能強化台灣的人力資本,進而提升國際競爭力。

(本文經作者同意允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