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起

台北論壇董事長
聯合報2015年5月31日 A14版


眾所矚目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之美國行終於開始了。她到了華府以後迴避不了的關鍵問題就是「一個中國」。

這個名詞誕生於一九七二年美國與中國大陸的上海公報。四十幾年來它已成為絕大多數國家的既定政策。一位對台灣兩黨都十分友好的美國前任官員還曾在李登輝時期私下勸說:台灣最好不要試著撼動「一個中國」,因為它就像「一個上帝」一樣。

簡單的說,全世界現在針對「一個中國」有三種不同的立場。北京的主張是「一」。過去很長的時期它都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自二000年起,為了符合台灣「對等」的願望,中共把下半句改成「大陸與台灣同屬於一個中國」,但上半句仍維持「一」,至今不變。

第二個立場就是民進黨主張的「二」。不管是一九九一年的台獨黨綱,一九九九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或二00七年的正常國家決議文,都使用同樣的關鍵句:「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也就是說,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而是與中國分屬兩個不同的國家。

第三個立場介於「一」與「二」之間。這是今天大多數國家的政策,也是國民黨的立場。根據駐美代表沈呂巡的早年研究,各國政府在與北京簽署建交公報時,有的完全不提台灣定位,只談建交。談到台灣定位者,有的完全接受北京立場,如葡萄牙、玻利維亞等十國就「承認」(recognize)「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一省」。

但也有不少國家雖然接受「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卻藉著不同的動詞把北京的立場打了個折扣。譬如,英、澳、紐、馬、泰等八國就使用法律意義及語氣均較弱的「認知」(acknowledge),而不是「承認」。加拿大、巴西、智利、義大利、比利時等十五國說「注意到」(take note of)。日本與菲律賓表示「理解與尊重」(understand and respect)。荷蘭用「尊重」(respect)。美國不僅使用「認知」,而且使用較模糊的「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不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換句話說,這些國家都沒有百分百接受北京的一中立場。它們都是不同品牌的「一中各表」。

一九九二年國民黨與北京達成的「一中各表」共識,比上述國際品牌更模糊,因為它沒有單一文件,只用口頭表述。但由於「一中各表」與「一中」仍有連結,所以中共願意忍受,而這個「創意性的模糊」從此開啟了兩岸對話。

二00五年起國共兩黨的「九二共識」,比「一中各表」還更模糊,因為北京一向堅持的「一中」字眼居然消失了。跟「一」與「二」之間的其他品牌相比,「九二共識」應是離「一」最遠的。

現在蔡主席領導的民進黨依舊堅持「二」,拒絕「一」,也拒絕「一」與「二」之間的所有選項。這就使得民進黨不僅與北京遙相對峙,與各國也有差距。過去美國官方就曾多次公開表示「不支持台獨」,偶爾說「反對台獨」,有一次逼急了還直接說「台灣不是主權國家」。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許多人最擔心的是「二」會衝撞「一」,像當年的陳水扁總統那樣。蔡主席不久前說的「維持現狀」,是否暗示她承諾「二」不會再衝撞「一」,目前仍不清楚,需要她本人進一步釐清,而且將來還需要很多的作為與不作為來證明。畢竟陳總統當年溫和的「四不一沒有」沒存在多久就被激進的「一邊一國」取代了

另一個可能當然是「一」會去衝撞「二」。這在過去也有先例,但自北京強調「和平發展」後,可能性已經降低很多。未來如果「一」與「二」僵持對立,摩擦不斷,誰也無法預測北京會不會改變心意。十天前美國國務院恢復多年前對北京經常做出的「彈性與自制」的呼籲,已露端倪。

各種跡象顯示,美國現在最擔心是第三種可能,即「一」與「二」之間會因為沒有連結而中斷對話。既然對話是兩岸現狀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中斷,「現狀」自然就被改變。更糟的是,以目前美中關係的敏感性及兩岸關係的密切度來看,台海可能陷入難以管理的極不穩定狀態,甚至拖累攸關全球互動的美中關係。最近幾個月美國抓住不同的機會多次稱讚或呼籲兩岸「對話」或「溝通」,正反映它內心對將來兩岸對話可能中斷的焦慮。

如何讓「一」與「二」能夠找到連結點而繼續對話,應是蔡主席此行最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