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起

台北論壇董事長
聯合報2013年12月10日 A4版


如果不看、不聽、不知道台灣的一些大事,日子可以很好過。但不知道,行嗎?

就在台灣自滿於「民主化」及「小確幸」的同時,曾是四小龍之首的台灣經濟,已經不知不覺地連續十二年敬陪所有東亞國家的末座(僅稍領先日本)。相對於中國大陸的深化改革方案、日本的「安倍三箭」、南韓的自由貿易布局,甚至美國的「再工業化」,台灣的經濟好像已經喪失了大部分的前進動力。

同樣不知不覺地,早年「機會極大化,威脅極小化」的兩岸和解政策,面對在野黨及某些行政部會的「機會極小化,威脅極大化」的論述,已經步履維艱到幾大議題全都原地踏步。這是五年來第一次的僵局。

在外交上,台灣多數人可能不知道,我們下一個自由貿易協議恐怕必將陷入長期的等待。原因很簡單:美國及若干國家已經越來越把台灣看成「不可信任的談判對手」。將心比心,我們自己恐怕也不會喜歡談判的對象是一個時起府會紛爭,甚至談判結束後國會還要逐條再審的國家。因為這種醜話檯面上不容易聽到,所以大家不知不覺,自然也就沒有影響台灣酣熱的內鬥戲碼。

在國防上,且不提個別案件對國防及軍人士氣的打擊,僅如我國防部十月發表的白皮書所說,中共現已具備「封鎖台灣及奪佔我外、離島能力」,對我遂行「大規模聯合火力打擊」,及以飛彈「拒止外軍介入」台海爭端的能力;並「規劃於2020年建置完成對台用武全面性作戰能力」。因此台灣的安全不能再視為當然。這點好像大家也不知不覺。

現在兩大浪潮已經緊緊壓迫到「不知不覺」的台灣眼前。第一是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習近平接班後的種種作為顯示他是用「內外一盤棋」的方式在精心布局,主動出擊。我們很難想像他會坐等目前兩岸關係的僵局一直拖到兩年後台灣的總統大選才被動因應。將來北京會從它已經變得更大的工具箱裡取出更軟、還是更硬、還是有軟有硬的工具,應該值得我們高度關心。

第二,台灣的戰略大環境已經丕變。過去美中日大國關係相對緩和的時候,台灣還比較容易「和中友日親美」。現在「三大」關係越來越緊張,台灣「難為小」的困境就越突出。最近全球爭議焦點的釣魚台及南海問題都與台灣直接相關。台灣因此更受到三方面的擠壓。

在這個內部困頓、外部擠壓的新環境中,台灣要如何自處,如何維持台灣的安全及經濟發展並兼顧各方利益,需要非常深入的研究及細膩的操作。

令人憂慮的是,掌握最多資訊人才經驗的兩大政黨理論上最該「先知先覺」,最有責任讓台灣安度驚濤駭浪。但它們一面甘心被民粹綁架,一面又深陷政治惡鬥的泥淖,苦苦不能自拔,實在讓人看不出它們有因應變局的意志與準備。

執政的藍營內部雖沒有重大的政策歧見,但濃濃的個人恩怨與權力考量卻讓它好似一盤散沙,無力積極謀求良策,只在被動地等待「民意成熟」。在野的綠營內部既有政策歧見,也有派系與個人的恩怨情結。但由於沒有執政壓力,而對手又太弱勢,所以似乎也無意積極因應,只等將來上台後再謀對策。更糟的是,兩大黨之間還只有競爭,沒有合作。任憑各界一再呼籲兩黨和解,它們仍然無動於衷。

公權力的怠惰讓台灣面對當前重大的內外變局既不能奮起而鬥,也不能尊嚴地和。難道我們要在「小確幸」的安慰下,一起坐視台灣競爭力的衰退及民主光芒的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