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德國《圖片報》(Bild)基於國際駭客組織「黑月」(Black Moon)公開的數份俄羅斯與中國內部文件、採購合約,表示中俄兩國於2024年4月達成協議,建立名為「劍 208」(Sword 208)的合作項目。該項目除了由俄羅斯國有出口商「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Rosoboronexport)交付給中共一套MECH 208自動化指管系統外,更將交付中共IL-78MK-90A、IL-76MD運輸機、BMD-4空降戰鬥車、BTR-MDM指揮車、2S25輕型驅逐砲車等裝備。  

俄羅斯藉由銷售多款空投裝甲車、空投系統等裝備協助中共建立先進空投戰力,加速中共犯台時程。  合作項目中,以BMD-4M的出口佔大宗,若再加上其衍生的2S25及BTR-MDM,共向中共出口59輛;此外中共更要求俄羅斯,所有裝甲車必須能搭配中製通訊、指管裝備、彈藥以保互通性及後勤便利。 本文將一探為何共軍需要BMD-4M空降戰鬥車,及該型甲車與中國既有空降戰鬥車之差異。
 

中共90年代借鏡俄國BMD-3推出「03式」空降戰鬥車 

中共空降戰鬥車的研發起於珍寶島事件時,共軍面對高度機械化蘇軍的威脅,製造砲塔兩側具有2門105公厘無後坐力砲的WZ-141空降戰車,但這款戰車在共軍經費不足的困境下,最後未能成功投入量產階段。在1970年代中蘇重新交好後,中共開始陸續引進俄國空降裝備,包括1996年自俄羅斯進口BMD-3空降戰鬥車,使中共首次正式擁有具有空投能力的裝甲車。在2003年,中共推出首款國產「03式」空降戰鬥車(ZBD-03),該車型搭配了一門30公厘機砲及一挺7.62公厘同軸機槍、1具紅箭-73反戰車飛彈;雖然空投系統與俄羅斯設計相同,但整體設計為符合空投需求,在重量、體積上皆嚴格控管,採用了與蘇聯BMD系列不同的鋁合金材料銲接車體。

 

參與俄羅斯國際軍事競賽-2018 「空降排」項目的中共03式空降戰車 

(由 Mil.ru, CC BY 4.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1465796
 

在格局上更採用前置發動機、車尾艙門、高車身等截然不同的設計,大幅增加對組員進出的安全性及舒適度,除3名編制組員外,可容納5位傘兵在其中。在空投方面,中共的IL-76MD據傳可搭載3輛03式空降戰鬥車,並達成連車帶人的整車空降能力減少準備時間。該型也是中共當前少數有具有重火力的空降戰鬥車,雖然鋁合金裝甲的防禦力有限,但30公厘機砲依然對於一些舊型甲車具有較大的威脅能力。  
 

火力更強大的俄羅斯BMD-4M空降戰鬥車 

基於90年代製造的BMD-3空降戰鬥車,俄羅斯「庫爾干機械製造廠」(Kurganmashzavod)開始著手升級BMD-3,於2004年推出BMD-4空降戰鬥車。該型車重13.5公噸,使用500匹馬力的UTD-29柴油引擎,最快速度可到70公里/小時,在水中可以最高10公里/小時之速度前進;武裝部分配有Bakhcha-U砲塔,其中包含一門2A70 100公厘線膛砲、一門2A72 30公厘通軸機砲、一挺PKT 7.62公厘同軸機槍;配有3名編制組員,另外可乘載6名傘兵;裝甲部分,以焊接鋁合金及陶瓷裝甲為主要防護,可阻擋12.7公厘彈藥。

2008年莫斯科勝利日閱兵中展示的BMD-4 

(By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 - 9 мая 2008, CC BY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0907823

 

在2008年,庫爾干機械製造廠針對BMD-4進行現代化改裝推出BMD-4M,除強化車體安全外,為確保後勤的共通性及降低成本,與BMD-3共用80%的零件。  雖說俄羅斯空降軍自2012年起,進行現代化裝備的換裝,且俄羅斯國防部也於2014年為空降軍採購BMD-4、BTR-MDM空降戰鬥車。但從2018年服役的2,293輛戰鬥車輛來看,依然以80年代的BMD-1、BMD-2空降戰鬥車為多數。對於俄軍來說翻修舊車的成本,甚至比採購新式裝備來得實惠,因此空降軍自2021年起亦開始接收提升型的BMD-2M。自2020年俄羅斯已生產320輛BMD-4M、180輛BTR-MDM,並向空降軍解繳9個營的裝備。不過鑒於西方國家向生產BMD-4M的承包商進行制裁,造成工廠2018年起無法如期交貨給空降軍。

 

結語 

在俄烏戰爭開始後,BMD-4M也投入前線加入戰鬥。如同俗諺所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BMD-4M的輕量設計降低車身的保護能力,再加上兩門大口徑彈藥儲備於車內。在自殺無人機的威脅下,更成為一大弱點。因此俄羅斯開始在車身上增加防無人機網、電戰系統,甚至換裝使用空爆彈藥的30公厘機砲來阻止無人機接近。   

鑒於俄烏戰場經驗,加上防無人機網及柵欄裝甲的BMD-4M 

https://armyrecognition.com/news/army-news/2025/russian-bmd-4m-ifv-to-get-30mm-programmable-airburst-cannon-upgrade-for-anti-drone-defense 

 
對中共來說,BMD-4M具有比03式空降戰鬥車更強大的火力,大幅上升了僅能攜帶輕兵器傘兵之生存率。相對的車重也更加沉重,因此也可見到中共在引進更多IL-76運輸機的同時,更引進俄國新型PBS-955「無平台」降落傘系統, 以縮短空降戰力形成時間。不過從俄烏戰爭的經驗來看,BMD-4M薄弱的裝甲依然是該型的阿基里斯腱,且從俄國當前之作為,看似無法完全解決這項困境。而即將擁有BMD-4M的共軍,未來該如何因應這項技術困境,值得後續的觀察。